2025年3月13日上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在8201会议室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专题集体备课会,着力通过集思广益、深入研讨,精心打磨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王梦毅老师首先对本专题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与前后专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说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她强调授课时要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在学习与思辨中真懂革命理论、真悟革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随后,她以问题链的形式阐述了本专题的教学思路:通过“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民主革命”两个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同时,又为本专题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理论基础;聚焦国情依据、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何以形成”;聚焦总路线、基本纲领、道路、基本经验剖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回答了哪些问题”;聚焦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何意义”。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参会教师围绕该专题的教学设计和疑难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教研室主任朱雁老师对课程导入的多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导入设计应注意的原则和问题;指出了该专题问题链设计和课件使用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同时,她重点对课件的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逐页进行了详细解读,带领大家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强调在讲授中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吸引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此外,她指出要注意专题间的相关联系和区别,如在讲授国情依据时应与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国情依据有所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国情依据侧重于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下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以解决这些矛盾为目标的革命任务及性质。为了避免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过度依赖百度、豆包等工具形成千篇一律的答案,努丽艳老师建议以自由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围绕“侵略有功论”这一争议性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在不同意见的激烈碰撞中逐渐辨明真理。韩杰老师提议,在讲解“三大法宝”时,融入历史与现实中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更透彻地领会“三大法宝”于过去及当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集体备课会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了一个共享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交流教学经验、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平台。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不仅帮助参会教师进一步理顺了该专题的教学逻辑,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化、教学内容更加条理化,也为后续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上一条:以研促教,共研导论教学新思路——马原教研室开展导论专题备课会
下一条:“德法”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共话数字时代的科研诚信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