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聚焦教学质量,共探历史育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研与备课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03-2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3月18日下午4点,教研活动在3108教室准时开始。教研室主任邓晓峰主持会议,她首先强调了本次教研和备课活动的重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任。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随后,邓晓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议程安排,包括教学经验分享、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讨论以及本学期备课任务分配等环节,让每位教师对活动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后续高效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经验分享环节,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钱利文老师率先发言。她结合自己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她提到,在讲解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时,选取了一些鲜为人知但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作为案例,通过生动讲述这些故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同时,她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教材中的难点问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理解这一特殊社会性质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深远影响;在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程时,如何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避免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

针对难点问题,教师们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的教师建议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将近代中国与同时期世界其她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社会的特点;有的教师认为可以引入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还有的教师提出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答疑解惑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杨民元老师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她认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开展历史文化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教研室主任邓晓峰强调,备课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培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确保教学内容既具有深度又易于学生接受。此外,还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她希望教师们能够将本次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继续加强教学研究与交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思政课堂

下一条:以研促教,共研导论教学新思路——马原教研室开展导论专题备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