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余文婕 周紫桐 摄影:张铭轩 岳晨旭)为深入领悟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充实乡村儿童的暑期时光,7月5日,武汉传媒学院“学思践悟新求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奔赴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芦池湾小学,开启了为期10天的暑期夏令营之旅。据悉,本次支教活动具体设立了手工课、海报设计课、书法课、编程课,口才课等多元课程,为乡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意墙绘,绘就多彩校园
支教期间,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携手开展了创意墙绘活动。校园的围墙上,原本单调的墙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变得绚丽多彩。“小麦成长记”、“番茄生长记”、“南瓜成长记”、“花生成长记”等一系列主题墙绘,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详细展示了农作物从播种、生根、抽穗到成熟的全过程。
在绘制墙绘的过程中,队员们耐心地指导学生们勾勒线条、调配色彩、填充图案。孩子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积极参与其中。这些墙绘作品不仅成为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学校独特的思政教育资源。它们时刻提醒着孩子们劳动的价值与生命成长的奇妙,激励着大家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茁壮成长,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亲近自然、热爱劳动的种子。
集体生日会,传递仲夏温暖
实践期间,武汉传媒学院的志愿者们联合芦池湾小学的教师一齐举办了场“仲夏之光,快乐成长”集体生日会。现场以彩色气球和“前程似锦,平安喜乐”字样装饰,充满暖意。活动中,孩子们在观看老师录制的祝福视频时感动落泪。伴随着生日歌,孩子们许愿、分享蛋糕,在“感恩心得分享”环节真挚表达对老师的感谢。这场生日会让孩子们在集体温暖中学会感恩,为夏令营增添了难忘的记忆。
暖心家访,搭建家校桥梁
除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实践队队员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开展家访活动。队员们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队员们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分享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进步与成长。
在家访过程中,队员们与家长共同探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倾听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与诉求。通过家访,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孩子的成长背景,也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支教团队对孩子的关心与重视。家访不仅搭建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更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多元展演,见证成长足迹
7月15日,一场以“感恩成长,绽放未来”为主题的结营仪式隆重举行,为这段难忘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芦池湾小学校长杜凤琴、武汉传媒学院带队教师徐小莉与全校11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
结营仪式在双语主持的开场白中拉开帷幕,支教队员与芦池湾小学学生代表用普通话与英文交替主持,不仅展示了语言学习的成果,更体现了“双向学习”的教育理念,为活动增添了国际化的色彩。
随后,精彩纷呈的夏令营成果展演成为仪式的核心亮点。6个精心编排的节目,徐徐展开了孩子们十天的成长轨迹。活动教室外还陈列了十天时光中,同学们与志愿者老师一起合力完成的手工制品、创意绘画,海报设计等诸多优秀作品。
感恩前行,共筑教育梦想
结营仪式上,芦池湾小学校长杜凤琴为21名支教队员颁发了“爱心支教”荣誉证书。并对武汉传媒学院实践队的支教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衷心感谢。她表示,实践队的到来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教育理念,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武汉传媒学院带队教师徐小莉也对孩子们在夏令营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成就未来。
据悉,此次支教活动是武汉传媒学院与芦池湾小学的第三次合作。实践团队立足院校特色,从以夏令营的形式开展系列兴趣课程,到富有创意的墙绘活动,再到暖心的家访行动,始终将思政教育融入每一个环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同时,队员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实践团队:武汉传媒学院“学思践悟新求索”实践团队
通讯员:余文婕 周紫桐 张铭轩 岳晨旭
指导老师:徐小莉
上一条:守正创新,协同育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专题教学优化与教研活动研讨会纪实
下一条:聚焦案例教学,深耕备课提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