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在8201会议室开展专题二备课会及优课计划展示。会议由张祥贝教师主持。本次会议主题为“探索专题二教学教法新思路”,重点在于全体教研室教师研读分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深挖两本书的思政价值,并将其融入专题二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教法,提升教学实效。
针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教师们一致认为,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插队经历,生动诠释了人生真谛在于奉献、人生方向需扎根实践的人生观。知青时期与群众同吃同住、修沼气池解民生难题的事迹,可作为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鲜活案例;面对艰苦环境不退缩、坚持学习与实践的经历,能引导学生理解人生价值在奋斗中实现。对于《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教师们聚焦自主选择、责任担当、成长思维三大关键词,例如书中反对随波逐流、强调主动定义人生的观点,可补充把握人生方向需强化主体性的教学维度。
经过全体教师共同讨论后,会议确定本学期专题二的教学改进方向,便是采用案例对比教学,将两本书中家国奉献与个体担当案例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的人生观,提升教学实效性。
随后,会议进入优课计划展示环节。张祥贝教师对专题二进行说课,并对其中“反对错误的人生观”进行优课展示。从电影《小时代》和《寄生虫》进行导入,说明一些电影作品具有价值观误导。然后引出现实社会中,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种种错误观念和看法,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落脚到帮助学生认清这些错误观念的实质,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此次教研室会议,全体教师对本专题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等问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专业实际进行调整,融入了文献研读的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实际,增强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下一条:立德树人谋新篇,德法实践再升级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召开实践教学方案与优课计划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