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底至8月初,武汉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阳光筑梦团队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之旅。团队先后走进武汉革命博物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展主题调研与影像创作活动。这支由 00 后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李光雯的带领下,以独特的青春视角,探寻红色武汉的历史密码,用镜头记录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武昌农讲所旧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等红色场馆,泛黄的手稿、斑驳的历史照片与珍贵革命文物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 1927 年农民运动讲习所播撒革命火种,中共五大探索前行的波澜壮阔岁月。团队成员在沉浸式回望中感悟初心使命,更坚定了以实干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奋进篇章的信念。在辛亥革命博物馆,“V” 字形建筑与 “楚国红” 色调的强烈视觉冲击,瞬间将队员带入 “敢为天下先” 的首义精神场域。馆内五个主题展厅通过 428 件套文物、694 幅历史照片和逼真的场景复原,全景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队员们在 “武昌起义” 展厅驻足良久,青石板路复原的老武昌城街景、动态互动的士兵影像,以及 1911 年 10 月 10 日起义当晚的枪炮声模拟,让大家仿佛置身于楚望台军械库的激战现场。当看到熊继贞的首功执照、汉阳造步枪等珍贵文物时,团队成员们纷纷用手机镜头记录细节。
“这一次如此近距离触摸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是鲜活的教材,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为何而奋斗,仿佛看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奋斗的身影,内心深受震撼。” 团队成员张文欢在参观后感慨道。此次参观既是一次历史回望,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将把感悟转化为工作动力,在新时代传承好红色基因。
此次活动中,阳光筑梦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深度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红色故事与历史资料,并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影像创作。团队以 “长短视频 + 图文” 的形式,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转化为鲜活生动的网络内容,旨在让更多同龄人了解武汉的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团队指导老师李光雯表示:“我们希望用 00 后喜欢的表达方式,打破历史与当代的隔阂,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潮’起来。我们想让红色历史不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让 00 后觉得这段历史离自己很近,近到可以对话、可以共鸣,最终愿意主动成为红色故事的‘转译者’和‘传播者’。”
此次 “三下乡” 活动是学院深化思政教育、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通过社会实践和新颖的影视创作方式,引导青年学子在行走中学习党史,在调研中感悟初心,在观赏中坚定信念,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下一条:常抓不懈纠四风 善作善成树新风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开展六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