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在武汉传媒学院武汉校区,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深远的经验分享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展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聆听祝庆老师分享 “我心中的思政课” 活动视频拍摄经验。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学院思政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邓晓峰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和目的。她强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已成为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我心中的思政课” 视频拍摄项目正是学院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而祝庆老师在该项目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希望通过此次分享会,能让全体教师从中汲取灵感,共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随后,祝庆老师以亲切而自信的笑容开启了她的经验分享之旅。祝庆老师首先回顾了 “我心中的思政课” 视频拍摄项目的筹备过程。她提到,在接到任务之初,自己便深刻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视频拍摄,更是一次向广大学生和社会展示思政课魅力与价值的绝佳机会。因此,从选题策划阶段开始,她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选题方面,祝庆老师强调要紧密结合思政课程内容和时代热点。她分享道:“我们不能让思政课视频脱离实际,要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受到思政课与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
谈到拍摄过程,祝庆老师感慨万千。她表示,拍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如场地协调、设备操作、演员表现等问题,但每一个困难都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克服。在设备选择上,她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精心准备了合适的拍摄器材,并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确保画面质量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为了让演员能够更好地诠释角色,她花费大量时间与演员沟通交流,帮助她们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同时,祝庆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她表示,一个成功的视频项目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她与摄像师、演员、后期制作人员等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共同为实现视频的高质量呈现而努力。
在祝庆老师分享结束后,进入了互动交流环节。老师们纷纷踊跃发言,就自己在视频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向祝庆老师请教。有的老师询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视频的重点内容,祝庆老师建议在脚本撰写时明确核心观点,围绕核心观点精简素材,避免过多无关信息的干扰。还有老师提出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视频拍摄的积极性,祝庆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认为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视频拍摄的意义和价值,给予她们足够的创作空间和自主权,同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互动交流环节结束后,教研室主任邓晓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祝庆老师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全体专任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她指出,此次经验分享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的良好范例,希望老师们能够将所学所思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她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更多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吸引力的思政课视频作品,为推动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德法”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共话数字时代的科研诚信问题
下一条:精研理论聚智慧 携手备教共成长 ——“毛中特”教研室开展专题二集体备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