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 日,在武汉传媒学院大悟校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齐聚一堂,在学院领导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教学准备工作中。此次活动,李玉林书记亲自确定课堂互动交流题目,为课程注入鲜活元素;邓晓峰主任精心组织开课前教研准备,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启航,展现出学院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与严谨态度。
上午9点,3108教室内的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李书记深知课堂互动对于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作用。在他看来,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因此,确定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的课堂互动交流题目至关重要。
李书记首先强调了选题要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与时代热点。他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承载着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程、汲取历史智慧的重任。我们的互动题目要既能体现课程核心知识点,又能反映当下社会关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关联。” 随后,李书记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多个具有探讨价值的题目方向。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李书记认真倾听每一位教师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并与大家深入交流。经过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一系列涵盖历史、现实、思想等多维度的课堂互动交流题目。这些题目将在新学期的课堂上,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火花、促进师生深度交流的有力工具。
之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在邓晓峰主任的带领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开课前教研准备阶段。邓晓峰主任深知,充分的教研准备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她首先对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要求,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了梳理。她强调:“教学计划是我们教学工作的蓝图,我们要严格按照计划推进教学,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在教学方法研讨环节,邓晓峰主任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她说:“思政课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接着,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经验和设想。有的教师介绍了如何通过引入历史纪录片片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的教师分享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调研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做法。此外,邓晓峰主任还特别关注教学评价环节。她指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我们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教师们围绕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制定合理的作业标准以及组织公正客观的实践考核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在大悟校区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学院加强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此次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提升了教学能力,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学院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这些精心准备的成果能够在课堂上绽放光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上一条:“德法”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共话数字时代的科研诚信问题
下一条:实践活动教学方法分享:祝庆老师分享 “我心中的思政课” 视频拍摄经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