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部分专任教师参与了一场重要的改革方案介绍及贯彻落实会议,教研室主任邓晓峰主持此次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邓晓峰阐述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地参观教学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效果。
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开展历史文化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撰写调研报告;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要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除了期末考试外,增加平时考核的比重,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实践活动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考核重点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一方面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定,使考核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在考核内容方面,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对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考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考核评价等,确保实践教学有序开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此次改革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系统、贴近学生实际,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考核评价改革,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全体专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必将取得显著成效。教师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此次改革也为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开展专题集体备课会 ——深学细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下一条:破题历史嬗变 解码理论密码 ——“毛中特”教研室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专题备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