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中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在8201会议室召开题为“聚焦时事热点 赋能思政育人”专题研讨会。会议旨在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如何将最新时事热点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与感染力。会议由韩思慧老师主持,“德法”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共同探讨时政热点事件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与方法。
韩思慧老师首先指出,做为思政老师,需要多了解当下时事热点,扩展知识面,了解和思考相关事件与课程的结合点。将时事热点融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每个事件背后的意义。会议聚焦2023-2025年国内外重大时事,从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科技突破引领未来、环境挑战与应对、经济格局与挑战、社会文化与民生、健康与公共卫生六个方面归纳近两年的热点事件,包括巴以冲突、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美国大选和中美贸易战、AI技术与机器人、新能源和空天技术、芯片和半导体、极端气候和环境问题、稳经济政策、体育和文化、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反腐等。最后,大家围绕如何挖掘如何将时事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实效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需以时事为‘活教材’,以文化为‘精神纽带’,以技术为‘创新引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教研室主任徐小莉认为教师应主动“破圈”,从“讲授者”转型为“引导者”,把每个案例讲透彻,让学生在热点分析中坚定“四个自信”。
本次研讨会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思路。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次讨论会梳理了近期重要时事热点,探讨了教育教学的应对策略,达到了预期效果。希望各位老师将会议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下一条:真理追求与价值引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域下的学术诚信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召开专题研讨会
【关闭】